n133058

标签: 财政部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将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人民财讯9月10日电,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0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报告了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根据报告,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接续发力,预算执行和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下一步财政政策还将...
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拜登的4年颤颤巍巍磕磕绊绊,但的国防部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各

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拜登的4年颤颤巍巍磕磕绊绊,但的国防部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各

特朗普和拜登的差距。拜登的4年颤颤巍巍磕磕绊绊,但的国防部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各司其职,连本没有存在感的副总统也经常上热搜,尽管拜登进入政坛55年,但是很有自知之明,也尊重人才。这几年美国当总统的风格完全不一样,特朗普和拜登俩人给世界呈现了两种极端,一个是雷厉风行,但凡事自己说了算,什么政策都亲自插手。拜登这边,这位在国会山摸爬滚打了55年的政坛“老司机”,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他组建的内阁堪称“全明星阵容”:国务卿布林肯是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双料学霸,在奥巴马时期就主管亚太事务,堪称“中国通”。财政部长耶伦更是美联储历史上首位女性掌门人,她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力挽狂澜的事迹至今被华尔街津津乐道;国防部长奥斯汀作为四星上将,曾指挥过伊拉克战争,在五角大楼内部威望极高,让拜登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显得有条不紊。比如在处理俄乌冲突时,布林肯牵头组建了“乌克兰联络小组”,联合50多个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耶伦则通过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直接戳中了普京的经济命脉。更绝的是,拜登还设立了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一职,把前国务卿克里请出山,专门负责全球气候谈判。这种“术业有专攻”的管理模式,让拜登政府在外交、经济、气候等多个战场同时发力,虽然偶尔显得“慢半拍”,但胜在稳扎稳打。再反观特朗普,这位“推特治国”的鼻祖,把白宫变成了自己的“真人秀片场”。他的执政风格就四个字:“老子说了算”。从2017年上任第一天起,特朗普就开启了“行政令轰炸”模式:退出《巴黎协定》、重启北美自贸协定谈判、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些重大决策几乎都是他一个人拍板,连内阁成员往往都是从新闻里才知道政策内容。更夸张的是,他还把推特当成了“总统办公室”,上任四年发了5.9万条推文,平均每天39条,其中2万多条被媒体证实为谎言。比如他声称“墨西哥会为边境墙买单”,结果最后还是美国纳税人掏了腰包;他吹嘘“新冠疫情会在4月奇迹般消失”,结果美国成了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这种“一言堂”的管理模式,虽然短期内制造了不少“大新闻”,但也让美国政府陷入了混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的“通俄门”调查,特朗普不仅公开辱骂调查人员,还试图解雇特别检察官穆勒,这种“帝王式”的做派,差点引发宪政危机。两人在用人上的差异更是天壤之别。拜登的内阁成员几乎都是“体制内精英”,他们大多在民主党政府中任职多年,对官僚体系的运作了如指掌。比如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他在奥巴马时期就负责移民事务,上任后迅速扭转了特朗普时期“骨肉分离”的移民政策,三个月内就让545个家庭重新团聚。而特朗普的内阁则像是“富豪俱乐部”,他任命的商务部长罗斯是对冲基金经理,能源部长佩里是石油公司高管,教育部长德沃斯家族掌控着私立教育帝国。这种“任人唯财”的做法,让美国政府成了大企业的“代言人”。最讽刺的是,特朗普在2017年推动的税改法案,让美国最富有的400个家庭的总税率降到了23%,比普通中产阶级还低。在处理危机时,两人的表现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2021年1月,美国国会山爆发骚乱,拜登在第一时间发表全国讲话,谴责暴力行为,并呼吁团结;而特朗普却在推特上煽动支持者“战斗到底”,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2022年,美国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拜登立即成立了“通胀应对工作组”,耶伦牵头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通过投资清洁能源、降低处方药价格等措施,逐步缓解了通胀压力;而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声称“这都是拜登的错”,却拿不出任何解决方案。更绝的是,特朗普在2025年重返白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再次退出《巴黎协定》,理由是“这会损害美国工业”,而拜登在2021年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让美国重新加入该协定。这种“退群-返群”的反复操作,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信誉大打折扣。当然,两人的执政风格也各有优劣。拜登的“慢管理”虽然避免了很多失误,但也导致基建法案等重大政策拖延了两年才通过;特朗普的“快刀斩乱麻”虽然提振了短期经济,但也让美国社会更加撕裂。正如《纽约时报》的评论所说:“拜登是在修补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而特朗普则是在制造新的烂摊子。”这种差异,或许就是美国选民在2024年大选中再次选择特朗普的原因——他们既怀念特朗普带来的“刺激”,又对拜登的“四平八稳”感到厌倦。但无论如何,这两位古稀之年的总统,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美国政治的新篇章。

退还巨额关税钱,特朗普会否狗急跳墙?参考消息9月8日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参考消息9月8日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他对特朗普的关税案在最高法院胜诉“有信心”,但同时提醒,若最高法院判定关税措施违法,财政部将不得不退还大约一半的关税,这将很糟糕,可能造成严重混乱。议论两句:贝森特...

印尼新任财政部长称总统希望加快经济增长

印尼新任财政部长PurbayaYudhiSadewa告诉记者称,总统普拉博沃希望尽快加速经济增长。当被问及周一财政部领导层变动后他想向市场传达什么信息时,他表示,“我也是一个市场人士”。他说,目前还没有针对税收机构的指令,并补充...

财政部浙江监管局:深入贯彻部党组部署要求推动服务代表委员工作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浙江监管局认真贯彻财政部党组关于服务代表委员工作的部署要求,将服务代表委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法定职责,紧密结合财政监管日常工作,积极发挥派驻优势,持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努力争取...
居然没人出手帮他,马杜罗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可说到底,怪不了别人说到委内瑞拉这

居然没人出手帮他,马杜罗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可说到底,怪不了别人说到委内瑞拉这

居然没人出手帮他,马杜罗是真的“走投无路”了,可说到底,怪不了别人说到委内瑞拉这几年,真的挺让人唏嘘。这个国家曾经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日子过得很风光。可现在,马杜罗带着这个国家一步步走到今天,眼看着财政窟窿越来越大,油卖不出去,钱越印越不值钱,大家都明白,日子已经没法再照以前那样过下去了。2025年刚开始,委内瑞拉的财政赤字就已经冲上了新高,离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差不多只差一口气。政府急着想办法补漏洞,抬高了增值税,连银行交易都加了税,说是能多收点钱。但这点钱对于这么大的财政缺口,连塞牙缝都不够。财政部也不敢多说,反正就是“能撑一天是一天”的心态。老百姓的感受就更直接了。物价涨得飞快,工资根本追不上。政府不肯给出准确的通胀数据,外面的人和机构自己算了一下,发现通胀率高得吓人。大家口袋里的玻利瓦尔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不少人干脆直接用美元买东西。街头巷尾,大家心里都清楚,用本国货币反而亏,美元才是硬通货。这个现象,其实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过去一年情况变得更严重。工资眼看着缩水,物价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往上冲,普通家庭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吐槽,挣的钱还没花到一半,物价又涨一轮了。马杜罗政府其实也不是不想做点什么,可现实情况太难了。自从美国和欧洲对委内瑞拉下了重手制裁,石油出口直接被砍掉了大半。石油是委内瑞拉的经济命根子,油卖不出去,国家的外汇就断了。马杜罗多次在国际场合上讲过这些困难,希望国际社会能公平一点。但说实话,大多数国家嘴上说支持,实际行动却很少。我国一直主张平等、互利、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也呼吁外部不要干涉别国内政。可说到底,真正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谁都不敢轻易承诺。毕竟,委内瑞拉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积攒下来的,靠一两个外部项目根本解决不了根本矛盾。政治上的压力也没减少。去年,反对派搞了一轮初选,政府说选得挺公正,但外界还是有不少质疑声。美国、欧洲盯得很紧,质疑不断。马杜罗在各种采访里反复强调“外部干预”,可他自己在国内的掌控力其实也越来越弱。反对派和政府的矛盾始终没能缓和,社会分裂得厉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持续下降,官方虽然喊着“团结”,但实际效果很有限。社会矛盾越堆越多,想靠一两句口号解决问题,显然不现实。经济上没盼头,社会问题也不断冒头。国家的制造业、农业基本都不景气,粮食和日常生活物资供应跟不上。很多人只能靠外汇打工,或者直接选择移民。大量年轻人离开,国内劳动力缺口越来越明显。社会服务像医疗、教育,投入也跟着缩水。医院里缺药、学校里缺老师,普通人感受到的,就是生活越来越难。国际组织虽然有一些紧急援助,但数量有限,根本覆盖不了全国的需求。外部环境也没有变好。去年底美国曾经短暂放松过石油出口限制,给了委内瑞拉一点喘息机会。但没多久又恢复了原有的限制,理由是政治改革没有进展。委内瑞拉没能抓住短暂的窗口期,国家经济状况又掉进了死循环。和邻国的贸易本来还有点希望,但因为支付能力有限,进出口也没能起到太大作用。参考:界面新闻——马杜罗敦促特朗普放弃对委内瑞拉的暴力计划
外媒今天(9月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星期天(9月7日)说,华盛顿准备

外媒今天(9月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星期天(9月7日)说,华盛顿准备

外媒今天(9月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星期天(9月7日)说,华盛顿准备‘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敦促欧洲也采取行动,真正迫使莫斯科坐上谈判桌。评几句:特朗普铺红地毯亲迎普京,现在特朗普的财长又说要加大对俄罗斯...
之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说是今年新招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90%的都到县城学校读书了

之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说是今年新招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90%的都到县城学校读书了

之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说是今年新招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90%的都到县城学校读书了,留在乡下的不到10%。之前觉得这个数据有点夸张,应该没有那么严重,直到前天看了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我才相信了。因为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谈到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时,说是会惠及120万乡村教师,而全国共有1900万教师,乡村教师只占全部教师的6%。而且这是2024年的数据,今年肯定会更少,因为不少农村学校都被撤并了。按这个趋势,不久的将来,乡村学校可能全部都会被撤并,所有的学生都会到县城学校读书。那么大部分乡村教师面临进城的命运也是无法改变了。

泰国央行行长据悉有望出任财政部长

北京时间9月6日下午消息,据报道,在泰国新任总理阿努廷·参威拉恭(AnutinCharnvirakul)组建的内阁中,泰国央行行长塞萨普特·素提瓦塔纳鲁帕(SethaputSuthiwartnarueput)是财政部长一职的主要候选人之一。媒体报道称,塞...
就在刚刚韩国突然宣布9月4日韩国财政部直接把中国单模光纤按在地上摩擦:从

就在刚刚韩国突然宣布9月4日韩国财政部直接把中国单模光纤按在地上摩擦:从

就在刚刚韩国突然宣布9月4日韩国财政部直接把中国单模光纤按在地上摩擦:从下月19号起,无论亨通、长飞还是金星通,统统加收43.35%的临时反倾销税,一口气连收四个月。这波操作,韩国政府看似举起了保护本土企业的大旗,实则可能捅了自己人一刀。加征43.35%的税,听起来气势汹汹,可市场从来不是靠关税墙就能守住的。中国光纤凭什么横扫韩国七成市场?不是因为“倾销”,而是成本控制和技术成熟度已经甩开对手几个身位。看看数据就明白:中国光纤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5%,韩国本土产能连三成都不到。硬要加税,运营商第一个不干——要么接受涨价,要么断网停工。可5G建设正在风口,谁愿意为政策折腾买单?最后压力一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别忘了,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速度远超想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哪个地方不能快速搭建产能?关税壁垒还没拆箱,别人的新厂已经亮灯试产。四个月后,贴着“越南制造”的光纤卷土重来,价格可能比现在还低。所谓“保护”,到底保护了谁?三星光缆或许能喘口气,可普通民众的网络开支却要实打实地涨。这不像贸易保护,更像是一场成本高昂的表演。更何况,全球化打了这么多年仗,哪是一纸关税就能喊停的?中国制造早已不是低端代工,从技术到供应链全都自成体系。韩国这一刀,砍伤的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力。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